為了更好地把控項目的整體施工進度,在結構施工過程中可采用BIM技術對工程的結構、建筑及通風管道進行建模,利用BIM模型實施施工管理,BIM技術的應用,使得項目信息的管理更加科學,更加有效,更加智能。
由于BIM 模型的信息是聯(lián)動的,所以當其中的任何一項參數(shù)發(fā)生變動時,其他相關信息就會自動更新,這樣一來,施工項目的變更就會更加容易管理。可以根據現(xiàn)場實際情況隨時調整相關參數(shù),相應工作的進度便會自動更新。
BIM信息化技術交底是對BIM技術的一種綜合施工應用,其目的是將施工數(shù)據與技術交底進行結合,通過BIM施工模擬的手段,使技術交底不光簡單的以動畫形式表現(xiàn),而是與施工人員進行信息交互,并允許現(xiàn)場人員對技術交底進行信息補充,從而使技術交底信息可以運用到施工各個環(huán)節(jié)。
實際施工過程中,項目的變更,不可預見的雨雪天氣等對施工進度的影響很大。傳統(tǒng)項目管理中,當項目出現(xiàn)變更時,往往需要對變更進行專項討論,制訂專項施工方案解決技術難題,這就加大了人力和時間的投入,會拖慢工程進度。
采用BIM模型進行管理時,若發(fā)生變更,只需更改變模型中的相關參數(shù),就可實現(xiàn)變更的整體控制。由于BIM 模型是集成信息的三維可視化模型,所以變更后的相關信息、做法會一目了然,相應的技術難題也更容易解決,管理人員也能更快更直接地向施工人員進行交底,這樣一來就極大地減少了人力和時間的投入,加快了工程進度,為項目節(jié)約了成本。
BIM系統(tǒng)可以極大地豐富交底形式,對交底效果有良好的促進作用。根據實際情況,可將系統(tǒng)文件導出為PDF,便于施工人員對施工內容有更加立體的認識與理解。
三維格式轉化
在準備進行相應的標注工作之前,可以將模型文件轉化為指定的文件格式。
模型注釋
在對模型進行標注時,可在文件的上方設置標簽,在點擊標簽后就可對模型進行相應的標注。
電子三維交底合成
采用PDF格式轉化可以把原來的可視化PDF文件合成或者是加入到原本的文件交底當中,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對文件中的內容起到一定的優(yōu)化作用。
各工序技術交底內容
土方工程
地基土的性質與特點;各種標樁的位置與保護辦法;挖填土的范圍和深度,放邊坡的要求,回填土與灰土等夯實方法及容重等指標要求;地下水或地表水排除與處理方法;施工工藝與操作規(guī)程等有關規(guī)定和安全技術措施。
砌筑工程
砌筑部位;軸線位置;各層水平標高;門窗洞口位置;墻身厚度及墻厚變化情況;砂漿強度等級,砂漿配合比及砂漿試件組數(shù)與養(yǎng)護;各預留洞口和各專業(yè)
預埋件位置與數(shù)量、規(guī)格、尺寸;各不同部位和標高磚、石等原材料的質量要求;砌體組砌方法和質量標準;質量通病預防辦法,安全注意事項等。
模板工程
各種鋼筋混凝土構件的軸線和水平位置,標高,截面形式和幾何尺寸;支模方案和技術要求;支承系統(tǒng)的強度、穩(wěn)定性具體技術要求;拆模時間;預埋件、預留洞的位置、標高、尺寸、數(shù)量及預防其移位的方法;特殊部位的技術要求及處理方法;質量標準與其質量通病預防措施、安全技術措施。
鋼筋工程
所有構件中鋼筋的種類、型號、直徑、根數(shù)、接頭方法和技術要求;預防鋼筋位移和保證鋼筋保護層厚度技術措施;鋼筋代換的方法與手續(xù)辦理;特殊部位的技術處理;有關操作,特別高空作業(yè)注意事項;質量標準及質量通病預防措施,安全技術措施和注意事項。
混凝土工程
不同部位、不同標高混凝土種類和強度等級;其配合比、水灰比、坍落度的控制及相應技術措施;攪拌、運輸、振搗有關技術規(guī)定和要求;混凝土澆筑方法和順序,混凝土養(yǎng)護方法;施工縫的留設部位、數(shù)量及其相應采取技術措施、規(guī)范的具體要求;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溫度控制的技術措施;防滲混凝土施工具體技術細節(jié)和技術措施實施辦法;混凝土試件留置部位和數(shù)量與養(yǎng)護,須放各種預理件、預留洞位移具體技術措施,特別是機械設備地腳螺栓移位,在施工時提出具體要求;質量標準和質量通病預防辦法(由于混凝土工程出現(xiàn)質量問題一般比較嚴重,在技術交底更應予以重視),混凝土施工安全技術措施與節(jié)約措施。
腳手架工程
所用的材料種類、型號、數(shù)量、規(guī)格及其質量標準;架子搭設方式、強度和穩(wěn)定性技術要求(必須達到牢固可靠的要求);架子逐層升高技術措施和要求;架子立桿垂直度和沉降變形要求;架子工程搭設工人自檢和逐層安全檢查部門專門檢查。重要部位架子,如下?lián)问教袅轰摷芙M裝與安裝技術要求和檢查方法;架子與建筑物聯(lián)接方式與要求;架子拆除方法和順序及其注意事項;架子工程質量標準和安全注意事項。
樓地面工程
各部位的樓地面種類、工程做法與技術要求、施工順序、質量標準;新型樓地面或特殊行業(yè)(如廣播電視)特定要求的施工工藝;樓地面質量標準及確保工程質量標準所采取的技術措施。
屋面與防水工程
屋面和防水工程的構造、型式、種類、防水材料型號、種類、技術性能、特點、質量標準及注意事項;保溫層與防水材料的種類和配合比、表觀密度、厚度、操作工藝;基層的做法和基本技術要求,鋪貼或涂刷的方法和操作要求;各種節(jié)點處理方法;防滲混凝土工程止水技術處理與要求;操作過程中防護和防毒及其安全注意事項。
安全技術交底要點
基坑開挖安全技術交底
1、開挖基坑時,如對臨近建(構)筑物或臨時設施有影響時,應采取安全防護,加強位移觀測。
2、挖土中發(fā)現(xiàn)管道、電纜及其他埋設物應及時報告,不得擅自處理。
3、挖土時要注意土壁的穩(wěn)定性,發(fā)現(xiàn)有裂縫及傾坍可能時,人員應立即離開并及時處理。
4、人工挖土,前后操作人員間距離不應小于2~3m,堆土要在1m以外,并且高度不得超過1.5m。
5、每日或雨后必須檢查土壁及支撐穩(wěn)定情況,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繼續(xù)工作,并且不得將土和其他物件堆在支撐上,不得在支撐下行走或站立。
6、機械不得在輸電線路下工作,應在輸電線路一側工作,不論在任何情況下,機械的任何部位與架空輸電線路的最近距離應符合安全操作規(guī)程要求。
7、機械應停在堅實的地基上,如基礎過差,應采取走道板等加固措施,不得將挖掘機履帶與挖空的基坑平行2m處停、駛。運土汽車不宜靠近基坑平行行駛,防止坍方翻車。
8、電纜兩側1m范圍內應采用人工挖掘。
9、配合拉鏟的清坡、清底工人,不準在機械回轉半徑下工作。
10、向汽車上卸土應在車子停穩(wěn)定后進行。禁止鏟斗從汽車駕駛室上空越過。
11、基坑四周必須設置1.5m高的護欄,要設置一定數(shù)量臨時上下施工樓梯。
12、場內道路應及時整修,確保車輛安全暢通,各種車輛應有專人負責指揮引導。
13、車輛進出門口的人行道下,如有地下管線道必須鋪設厚鋼板,或澆搗混凝土加固。
14、在開挖挖基坑時,必須設有切實可行的排水措施,以免基坑積水,影響基坑土壤結構。
15、清坡清底人員必須根據設計標高做好清底工作,不得超挖。如果超挖不得將松土回填,以免影響基礎的質量。
16、開挖出的土方,要嚴格按照組織設計堆放,不得堆于基坑外側,以免引起地面堆載超荷引起土體位移或支撐破壞。
鋼筋加工安裝安全技術交底
1、焊工必須穿戴防護衣服。電弧焊焊工要戴防護面罩。
2、電氣焊的弧火花點必須與氧氣瓶、電石桶、乙炔瓶、木料、油類等危險物品的距離不少于10m,與易爆物品的距離不少于20m。乙炔瓶、氧氣瓶均應設有安全回火防止器,橡膠管連接處須用扎頭固定。氧氣瓶嚴防沾染油脂,有油脂衣服、手套等。
3、在雷雨時必須停止露天操作,預防雷擊鋼筋傷人。
4、切割機使用前,須檢查機械運轉是否正常,有否二級漏電保護;切割機后方不準堆放易燃物品。
5、切斷小于30cm的短鋼筋,應用鉗子夾牢,禁止用手把扶,并在外側設置防護箱籠罩或朝向無人區(qū)。鋼筋斷料、配料、彎料等工作應在地面進行,不準在高空操作。
6、綁扎墻身鋼筋時,不準站在鋼箍上或水平筋上綁扎。
7、高空作業(yè)時,不得將鋼筋集中堆在模板和腳手板上,也不要把工具、鋼箍、短鋼筋隨意放在腳手板上,以免滑下傷人。
模板安裝安全技術交底
1、安裝模板時操作人員應有可靠的落腳點,并應站在安全地點進行操作。
2、支模應按規(guī)定的作業(yè)程序進行,模板未固定前不得進行下一道工序。
3、支模過程中,如需中途停歇,應將模板、支撐固定。拆模間歇時,應將已活動的模板、支撐等運走或妥善堆放,防止因踏空、扶空而墜落。
4、豎向模板和支架的支承部分,當安裝在基土上時應加設墊板,且基土必須堅實并有排水措施。
5、支設高度在3m以上的模板,四周應設斜撐,并應設立操作平臺,支撐不得搭在腳手架上。
6、高空作業(yè)要搭設腳手架或操作臺,上、下要使用梯子。
7、遇六級以上的大風時,應暫停室外的高空作業(yè),雨、雪后應先清掃施工現(xiàn)場,待地面略干不滑時再恢復工作。
現(xiàn)澆混凝土安全技術交底
1、澆筑離地2m構件時,應設操作平臺,不得直接站在模板或支撐件上操作。
2、夜間施工應有足夠的照明,臨時電線必須架空在2.5m高以上。
3、泵送設備放置應離基坑邊緣保持一定距離。在工作范圍內無障礙物,無高壓線。
4、使用振搗棒前應檢查:電源電壓,輸電必須安裝漏電開關;保護電源線路是否良好,電源線不得有接頭。振搗棒移動時,不能硬拉電線,更不能在鋼筋和其他銳利物上拖拉,防止割破拉斷電線而造成觸電傷亡事故。使用振搗棒時應穿膠鞋,濕手不得接觸開關。
5、在大風雪或暴風、雷雨的情況下(六級風以上),不得在露天進行高空作業(yè)。
特殊技術交底活動
1、預防自然災害的安全交底活動
在接到自然災害預報,布置防災減災行動的同時,應對防災減災行動中可能發(fā)生的危險和危害向參戰(zhàn)人員進行如實告知。特別要強調隨時做好預防危害、傷害的安全防護措施。在自然災害形成,對災難需要搶險救災時,一定要強調和交待清楚安全注意事項、危急情況時的應急逃生措施。應對自然災害的安全交底活動是在情況緊急的條件下開展的,因此無法用計劃安排。但是,必須要及時、認真地進行交待。
2、事故救援行動的安全交底
在事故發(fā)生現(xiàn)場開展應急救援行動時,可能會危及救援人員的人身安全。在指揮救援行動時,必須保證救援人員的生命安全。行動前,必須對參加救援行動的人員進行危險情況的告知和安全防護措施的交待,交待清楚安全注意事項、必須注意采取的安全技術措施和對傷員的保護措施。
3、災后恢復生產的安全技術交底
無論自然災害還是生產安全事故后的恢復生產,應當先對現(xiàn)場開展安全檢查,根據現(xiàn)場危險排查、檢查的結果,組織開展安全技術交底活動,交待清楚恢復生產方案、現(xiàn)場存在的危險和應對危險的安全預防措施;首先講解清楚施工用電安全檢查和防范措施,防止在送電時造成意外事故。
4、大型施工活動的安全技術交底
由于開展大型施工生產活動需要投入的機械設備多、施工范圍廣,參建人員數(shù)量多 ,容易發(fā)生意外傷亡事故。因此,在開展大型施工活動前,應組織開展安全技術交底活動。在交底中應將施工組織分工、需要控制的重點、機械設備安全運行、施工中的危險因素、材料供應、道路暢通要求、質量要求、安全注意事項、應急措施、后勤保障供應和各個崗位的安全崗位職責等,向參加施工的作業(yè)人員交待清楚,并隨時做好安全防護措施。
5、重大社會活動的安全交底
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需要開展一些社會活動,由于參加的人多,場地、道路等社會活動屬人員聚集場所,有可能發(fā)生擁擠、踩踏等突發(fā)事件。因此,在組織活動時,應提前分析可能出現(xiàn)的危險,制訂應對可能出現(xiàn)危險的《應急預案》,落實有關維護安全的措施。在安全交底活動中,將不利因素、可能發(fā)生的突發(fā)事件和應對突發(fā)事件的應急措施進行傳達、交待,將安排的應急行動措施向相關人員講解清楚。